在互联网圈里,大家会经常提到几个词叫做刚需、高频。如果一个事情是刚需,意味着用户对这个需求的迫切程度很高。
比如,打车就是刚需,外卖就是刚需,喝水就是刚需,社交就是刚需。但有些不一定做的事,比如买个音箱、买个零食,这都不是刚需。一个业务一旦踩在刚需的点上,用户就愿意花钱,甚至愿意支付更高的价钱。
高频是什么意思呢?代表这个业务跟用户间的接触频次非常多、非常密集,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赚到用户的钱。这跟我们开一家店一样,如果这家店只是卖一个单一品类。比如,你开了一家卖牛肉的店,带来的一定是低频消费。因为一个用户一周、一个月买牛肉的次数是很有限的。
如果你开了一家的超市,超市里有牛肉、有水果、有蔬菜、有饮料、有辣椒酱等等一系列产品,用户来买你的频次是非常高的。在高速频次下,用户随机产生联动式购买,这家店的销售额就会自然地涨上去。这就是高频的意义。
在“刚需”、“高频”之外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词“大众”。
如果一个业务,它是面向全人群,而不是某部分特定人群,那就是大众。大众这词,来源于当年易到创始人周航对易到战略定位的问题洞察。易到的定位是商务专车业务,就是针对商务人群,提供更好、更优质的专车服务。
周航当时觉得自己业务挺好的、服务体验也不错,但就是很难获客,一定是营销上出了问题。这可以算是创业者的通病,不会认为自己的业务有问题、战略有问题,认为一旦解决了销售和营销问题,自己业务就会跑通。
周航在创业失败反思后才明白,一个业务不面向大众,最大的问题就是获客成本太高。易到的定位是商业的专车,是一个偏专业的、偏高端的定位。他们当时一单生意的利润是300块,但获客成本一个在1000块钱,不仅不挣钱每单还赔700,这直接导致业务模型是不成立的。所以,获客难不是营销问题,而是战略问题。
他认为,易到当时不应该选择一个垂类人群赛道做业务,应该像滴滴、快滴一样不分年龄层、不分社会角色的面向全社会、面向全人群。这样做下来,获客成本也低了、用户量也能起来,整个业务才能跑通,从而形成网络效应,让对手没有用户、没有车可以拉拢,这样易到才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。
所以,如果你是面向互联网的业务,最好能面向大众。这样你未来的市场空间才会更大、获客成本也会更低,也就更容易成功。